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体会
5月11日,由于工作安排,需要返回长沙。两个月时间一晃而过,回首近两个月发生在身边的点点滴滴,竟也有些恋恋不舍。这段难忘的日子里有感动,有欢笑,有艰难,有温情。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想到刚来时的情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憧憬踏上雪域高原,想着能为玉麦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心中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了解玉麦现场的情况后,几个同事都不约而同的问我,在这里能坚持的住吗?虽然来之前已经做了心理准备,但是没想到比预想的情况还要特殊,还被高原反应折磨的我还没晃过神来,甚至感觉到吃饭是一件多么费劲的事情。但是想到老乡长一家四十多年的坚守,这点坚持又算的了什么呢。就这样不知不觉两个月也过去了,这也将成为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5月的天空依然飘着鹅毛大雪,似乎在向我们宣战。古人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在天时地利两者皆不得情况下,我们取胜的唯一途经就是人和。然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相信齐心协力的力量能摧毁一切障碍。
虽然离开了,但使命并未结束,我的战友还会前仆后继踏向玉麦这片热土,继续挥洒热血,为建设美丽玉麦贡献一份力量。
归途
5月13日,跟各位同事告别后,开始启程。为了赶在开放交通时翻过山路,上午开完对接会后,我们11点就出发了。
之前只是听同事说路上的惊险经历,这次算是亲历了一次。在经过一段滚石路段时,施工的装载机师傅嘱咐我们要尽快通过。我们紧随在一辆车后面,当前面车辆经过滚石路段时,突然一个直径2到3米的大石块从悬崖上以极快的速度滚落下来,千钧一发之际司机张哥狂按喇叭,可能是听到我们的警告,在距离滚石十几米处急刹车停了下来,还好是虚惊一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车继续前行一段时间后又碰到一处塌方路段,山路被土石彻底堵了,只能停车等待道路疏通。这一等就是8个小时,前方的炮机不停的作业,山上回响起巨大的轰鸣声,可能是因为太累了,大家在嘈杂的机械声中睡着了。特别是戴院长,由于身体不适应,入藏以来严重失眠,平均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昨天一整天只吃了碗泡面就继续开展工作,而今天也只能吃点车上备的干粮,可以说是身心疲惫。然而就在这种状态下,戴院长依然不辞辛苦,“七进七出”深入玉麦一线开展工作,为了推进设计工作,在50岁生日那天被困5000多米的雪山十几个小时,不得不对戴院长的敬业精神深感佩服。
晚上7点终于通车了,原本两个小时的车程花费了8个小时,到达曲桑村已经天黑了,由于这边已经停了几天的电,在一片漆黑中村民给我们做了几碗热气腾腾的面。稍做休息后继续赶路,凌晨时分终于到达目的地加查县,结束了一天的奔波。
驻场工作就此画上了句号,但对玉麦的感情不会画句号。当飞机划过西藏蔚蓝的天空,我透过窗户往下看:那高耸入云的雪山承载了我太多难以割舍的情愫。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