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项目名称:一种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和工程应用
提名意见: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项目针对我国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技术领域中常规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不能抵抗浓度在8000 mg/L以上硫酸盐侵蚀、配制方法相对繁琐、可操作性不强、生产成本较高的现状以及复掺外加剂易造成混凝土结构内部损伤的问题,通过掺矿渣微粉、废旧玻璃和选适合抗硫酸侵蚀混凝土的外加剂试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了其抗侵蚀能力、可操作性和经济性以及提高其应用推广价值,发明的这一系列新方法和新设备尤其适用于工程现场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检测。
本项目是全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典型技术代表,对我国硫酸盐侵蚀地区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项目技术成果在多地成功运用并得以广泛推广,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项目实施期间,共完成 49项成果,其中专利15项,出版专著 8部,发表论文13 篇,制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13 项。先后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020年中国科学论坛优秀学术成果(给予重点推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利奖三等奖、第十七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工程建设标准二等奖、第十二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2018年首届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新疆分赛区二等奖等 15项科技奖项。建议提名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一)主要技术内容
1、技术思路和原理:
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主要是通过在混凝中掺入掺合料和外加剂等方式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达到抗硫酸盐侵蚀的目的。而混凝土被硫酸盐侵蚀的内因在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应形成的水化产物Ca(OH)2和水化铝酸钙CAH与外界中硫酸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石膏和钙矾石,侵蚀产物结晶膨胀,造成水泥石结构膨胀,最终导致混凝土整体破坏。而Ca(OH)2和水化铝酸钙CAH分别是水泥中的矿物成分硅酸三钙C3S、铝酸三钙C3A的水化产物。在本项目中,主要是通过降低水泥掺量,减低C3S和C3A含量,从而减少Ca(OH)2和CAH。另一方面,通过添加矿物掺合料的方式,填充混凝土内部孔隙、减小混凝土的内部孔径,使其结构更加密实,侵蚀溶液难易浸入混凝土试件内部,从而提高抗侵蚀能力。最后,采用单一的外加剂,减少复掺外加剂导致的混凝土结构内部质量损伤的同时,减少了混凝土配制组分,从而提高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采用优质常规原材料P·Ⅰ型硅酸盐水泥,以矿渣微粉替代水泥为主导思想,对玻璃、工业废渣的掺量做了有益的尝试,选择高效减水兼具引气作用的复合型外加剂,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效果显著;(2)通过直拔法、抗折法等技术,解决了现场检测技术难题。
(二)授权专利情况
一种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15项。(三)经济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1)计算混凝土配置强度。(2)混凝土的水胶比计算和确定①按照强度要求确定水胶比;②按照抗冻要求确定水胶比;③按照抗渗要求确定水胶比。(3)砂率的选择与确定。(4)各组分筛选与用量确定①水泥用量按照上面所计算的水胶比确定,并且在掺加矿渣微粉的前提下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不变,为节约成本,取水泥用量的下限和矿渣微粉用量的上限;②外加剂的用量按照固体掺量计算,通常在0.1%~0.4%;③根据砂率30%计算粗、细骨料的用量。含气量的确定。要求混凝土的抗冻等级为F200时其含气量为(5.5±1)%。,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可使混凝土含气量达到该要求。(6)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校核。
经济指标:制备了总计892组共计2676个试件,上缴税金76万元,净利润260万元,因项目研究应用新增就业人员30人。
(四)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本项目优化后的配方在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后期工程、赛里木湖环湖公路部分桥梁桥涵、塔河油田防洪工程等工程中进行大量的推广应用,实际应用中节约成本、减少后续维护修缮费用近千万。
客观评价:
一、先进性方面:
我国是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多发地区,如沿海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混凝土建筑物均存在因硫酸盐侵蚀而引起的工程破坏实例,降低了结构的耐久使用寿命。它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海岸、港口的混凝土,西北、西南地区的许多电站、大坝、隧道等已建成的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由于建造时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强调了混凝土的强度而忽视了它的抗硫酸侵蚀性能,导致混凝土开裂甚至剥落最终导致钢筋的腐蚀从而导致整个结构的破坏,急需采取有效而经济合理的保护措施,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抗渗和抗裂能力至关重要。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问题己引起全世界土木工程界的关注,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成为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而硫酸盐侵蚀被人们认为是引起混凝土材料失效破坏的四大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展抗硫酸盐侵蚀性研究,探明其在硫酸盐侵蚀条件下的环境行为和失效机理,不但能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高性能水泥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研究”中高性能水泥材料体系的设计提供依据,而且还能为实际硫酸盐侵蚀环境中的水泥混凝土工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二、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方面:
近20年来,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问题已成为混凝土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中的热点,其对国民经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及对工程安全性的重要性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材,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完全满足世界环境组织提出的“绿色”的三大含义,符合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今后混凝土的一个发展方向。
盐碱地区土壤和地下水中含有很高的硫酸盐,硫酸根离子(SO42-)浓度在10000 mg/L(或10000 mg/kg)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000 mg/L以上;硫酸盐对普通混凝土侵蚀破坏的后果一般都很严重,对混凝土结构和建筑物危害巨大,一旦发生这种侵蚀,就会使混凝土结构很快丧失功能及其承载力,大大降低工程使用寿命,给工程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的利用,一方面可以解决我国广泛遭硫酸盐侵蚀地区的工程损坏问题和由其引发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问题,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后续工程维修重建费用;另一方面掺建筑垃圾再生粉料、砂;掺废旧玻璃、矿渣微粉粉;片麻岩石粉的复合矿物掺合料;铅锌、铁尾矿微粉、镍渣粉;应用于混凝土工程中,可以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防止因过度开采造成的河川生态破坏,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三、创新性方面:
本项目采用的方法是掺入矿物掺合料和改变配合比的方式制备高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具有成本低和简化配制方法的特点。
(1)目前现有的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配置组分较多,采用多种掺合料和外加剂复配,配置方法相对繁琐,实际可操作性不强。本项目采用的方法是掺入矿物掺合料和改变配合比的方式制备高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具有成本低和简化配制方法的特点;
(2)将混凝土组分中P•O替换为性能更佳的由100%(熟料+石膏)组分组成的P•Ⅰ,水泥用量减少10~20%,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3)单掺具有引气作用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具有流动性保持能力好、无氯低碱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引气作用,可满足混凝土正常抗冻要求,不需要引气剂、抗冻剂等外加剂组分,简化了操作流程,减少了外加剂复掺因不相容性导致的混凝土内部破坏;
(4)采用矿渣微粉替代部分水泥,在满足高抗硫酸盐侵蚀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5)确定高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基本配比后,应用在不同的环境中,根据环境调整混凝土配比。
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于今年8月11日对该项目出具了科技查新报告。在该项目研究应用期间,获得相关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14项,论文13篇,著作8项,专利15项,标准13项。
四、应用效益方面:
本项目优化后的配方在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后期工程、赛里木湖环湖公路部分桥梁桥涵、塔河油田防洪工程、博斯腾湖东泵站输水干渠、孔雀河疏竣工程以及国电察汗乌苏水电站等工程中进行大量的推广应用,实际应用情况较好,验证了本技术配方配制的高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切实可行性。
其中以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应用规模最大,应用范围最广。塔里木河流域是连接各输水干渠的流域,渠线较长,沿线自然条件恶劣,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其综合治理工程投资达到上百亿元。许多工程存在地下水位较高,硫酸盐侵蚀严重的状况,并且在流域的不同位置,其硫酸盐浓度不同和侵蚀情况不同。因此解决硫酸盐侵蚀问题,亟需设计高性能混凝土抵抗硫酸盐侵蚀。
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新疆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从当初最早的完工工程到现在已竣工使用10余年之久,采用掺矿渣微粉的高性能混凝土后,工程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其混凝土强度及工作性完全满足要求。赛里木湖环湖公路部分桥梁桥涵提升了硫酸钠溶液腐蚀后混凝土结构的荷载-挠度曲线、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及腐蚀前后的承载力等各项指标,减轻了混凝土结构的开裂荷载和受弯承载力等性能,提高了抗压强度和质量。塔河油田防洪工程中加速试验法证明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效果明显,采用掺矿渣微粉的高性能混凝土后,工程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经济效益达到数百万,解决了塔河油田防洪工程因侵蚀而开裂等问题。解决了博斯腾湖东泵站输水干渠T型梁上之前因为侵蚀而产生的问题,最后通过环氧树脂对裂缝实行表面封闭后没有再次出现开裂,对后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实现了麻袋湿润和塑料薄膜双重措施,有效防范了裂缝的再次发生。孔雀河疏竣工程该试验的混凝土矿渣微粉作为掺和料进行试验研究,普通强度等级条件下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实现了高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确保了混凝土的耐久性,经济效益达到数百万。国电察汗乌苏水电站选取的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配合比既能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了施工性能良好和质量,又能做到节约水泥、经济合理。众多实例验证了采用掺矿渣微粉设计的高性能混凝土在抗硫酸盐侵蚀环境中是成功的。
推广应用情况:
单位名称 |
应用的技术 |
应用情况 |
应用的起止时间 |
应用单位联系人/电话 |
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后期工程 |
一种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和工程应用 |
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采用掺矿渣微粉的高性能混凝土后,工程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新疆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从当初最早的完工工程到现在已竣工使用10余年之久, 其混凝土强度及工作性完全满足要求。 |
2002.12-2019.12 |
王文明18909960203 |
赛里木湖环湖公路部分桥梁桥涵 |
一种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和工程应用 |
赛里木湖环湖公路部分桥梁桥涵提升了硫酸钠溶液腐蚀后混凝土结构的荷载-挠度曲线、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及腐蚀前后的承载力等各项指标,减轻了混凝土结构的开裂荷载和受弯承载力等性能,提高了抗压强度和质量。 |
2003.8- 2017.5 |
王文明18909960203 |
塔河油田防洪工程 |
一种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和工程应用 |
塔河油田防洪工程中加速试验法证明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效果明显,采用掺矿渣微粉的高性能混凝土后,工程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经济效益达到数百万,解决了塔河油田防洪工程因侵蚀而开裂等问题。 |
2006.11-2012.6 |
王文明18909960203 |
博斯腾湖东泵站输水干渠 |
一种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和工程应用 |
解决了博斯腾湖东泵站输水干渠T型梁上之前因为侵蚀而产生的问题,最后通过环氧树脂对裂缝实行表面封闭后没有再次出现开裂,对后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实现了麻袋湿润和塑料薄膜双重措施,有效防范了裂缝的再次发生。 |
2007.8- 2018.10 |
王文明18909960203 |
孔雀河疏竣工程 |
一种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和工程应用 |
孔雀河疏竣工程该试验的混凝土矿渣微粉作为掺和料进行试验研究,普通强度等级条件下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实现了高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确保了混凝土的耐久性,经济效益达到数百万。 |
2010.6- 2017.12 |
王文明18909960203 |
国电察汗乌苏水电站 |
一种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和工程应用 |
国电察汗乌苏水电站选取的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配合比既能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了施工性能良好和质量,又能做到节约水泥、经济合理。 |
2015.7- 2018.9 |
王文明18909960203 |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知识产权 (标准) 类别 |
知识产权 (标准) 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标准编号) |
授权 (标准发布) 日期 |
证书编号 (标准批准 发布部门 ) |
权利人 (标准起草 单位) |
发明人 (标准起草人) |
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 |
发明专利 |
混凝土抗压强度智能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
中国 |
ZL201310303529 .6 |
2015年 07月15日 |
第1728778 号 |
王文明 |
王文明 |
有效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一种环保型的建筑材料搅拌设备 |
中国 |
ZL201821249283.3 |
2019年 09月13日 |
第9370310号 |
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袁庆莲 |
有效专利 |
发明专利 |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扭矩法检测仪及其检测 方法 |
中国 |
ZL201310370542.3 |
2016年 02月17日 |
第1954994 号 |
王文明 |
王文明 |
有效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剪切仪 |
中国 |
ZL201320506591 .0 |
2014年 01月15日 |
第3363966 号 |
王文明 |
王文明 |
有效专利 |
实用新型专利 |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扭矩法检测仪 |
中国 |
ZL20130516708.3 |
2014年 02月19日 |
第3418878 号 |
王文明 |
王文明 |
有效专利 |
标准 |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铅锌 、铁尾矿微粉 |
中国 |
T/CEC S 10103- 2020 |
2020年 07月31日 |
T/CECS 10103- 2020 |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兑泰实业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王永海、李文娟、冷发光、林生利、吴建胜、李生钉、肖静、王祖琦、杜勇、龙宇、刘数华、王文明、刘益龙、苏振华、周敏、蔡基伟、张贤方、徐秀华、张庆雄、王全义、刘彬、刘业能、苏宝莲、杨佳定、马新友、刘纪峰、王端宏、胡瑾、李立、王新军、王海龙、王庆涛、霍胜旭、张猛、何川、费建刚、商拥辉、黄丽、王东旭、郑发基、王改莲。 |
有效专利 |
标准 |
铅锌、铁尾矿微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 |
中国 |
T/CECS 732-2020 |
2020年07月31日发布 |
T/CECS 732-2020 |
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兑泰实业有限公司
|
主要起草人:王永海、李文娟、谷仙伟、冷发光、吴建胜、林生利、李生钉、肖静、 王祖琦、杜勇、龙宇、周敏、蔡基伟、王文明、 刘数华、张贤方、朱文尚、徐秀华、许毓海、赵金三、张庆雄、王全义、刘彬、刘业能、苏宝莲、杨佳定、马新友、 刘纪峰、王端宏、胡瑾、范平易、李立、潘昌远、王明远、梁海颜、林国军、展猛、陈秀云、刘洋、郑发基 |
有效专利 |
标准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中国 |
GB 50204-2015 |
2014年12月 |
GB 50204-2015 |
本规范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要起草人员:李东彬、张仁瑜、张元勃、龚剑、王晓锋、张显来、吴兆军、翟传明、王玉岭、高俊岳、路来军、周岳年、蒋勤俭、代伟明、李小阳、赵伟、 邹超英、周建民、赵勇、刘绍明、张同波、耿树江、杨申武、陈跃熙、王振丰、吴杰 |
有效专利 |
论文 |
一种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研究及工程验证 |
中国 |
无 |
2017年6月1日 |
无 |
王文明 |
王文明 |
有效专利 |
论文 |
一种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的制备及应用 |
中国 |
无 |
2015年8月30日 |
无 |
王文明 |
王文明 |
有效专利 |
主要完成人情况:
姓 名 |
王文明 |
排 名 |
1 |
||
技术职称 |
教授级高工 |
||||
工作单位 |
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行政职务 |
工程检测与工程管理总工程师 |
||
主要完成单位 |
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的贡献: 该同志系本科研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提出了本项目的研究方法,关键技术问题,负责项目总体研发的方案和技术路线,并负责解决了新型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等关键技术。近年来,该同志取得与本项目技术革新性相关的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相关论文6篇、担任主编的著作4篇、参编的著作4篇,均填补了国内空白,采用优质常规原材料PKⅠ型硅酸盐水泥,以矿渣微粉替代水泥为主导思想,对玻璃、 工业废渣的掺量做了有益的尝试,选择高效减水兼具引气作用的复合型外加剂,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效果显著;通过直拔法、抗折法等技术,解决了现场检测技术难题。 |
姓 名 |
谢小元 |
排 名 |
2 |
||
技术职称 |
高级工程师 |
||||
工作单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行政职务 |
主任 |
||
主要完成单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的贡献: 该同志作为项目组主要技术骨干参与本项目的研究方案的持续修改和制定; 参与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的选定; 参与混凝土耐久性的试验研究; 在该项技术研发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40%。对创新点1、3、4、5做出了突出贡献。参与方案制定,研究了选用单一引气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满足混凝土的抗冻要求;采用矿渣微粉替代部分水泥,满足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要求、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满足不同环境抗硫酸盐侵蚀要求。 |
姓 名 |
王春娥 |
排 名 |
3 |
||
技术职称 |
工程师 |
||||
工作单位 |
巴州领先科技有限公司 |
行政职务 |
技术负责人 |
||
主要完成单位 |
巴州领先科技有限公司 |
||||
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的贡献: 该同志主要负责项目到账经费管理和资金分配、科研项目实验数据的整理与档案管理等工作。同时负责按项目主持人王文明同志提出的要求,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与跟催指导,对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对项目的实施与市场推广提供培训方案。该同志取得的混凝土强度的顶拔式检测结构专利,该专利为高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混凝土强度的顶拔式检测结构,有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结构存在检测精度低以及操作麻烦的问题。 |
姓 名 |
陶里 |
排 名 |
4 |
||
技术职称 |
教授级高工 |
||||
工作单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行政职务 |
总工程师 |
||
主要完成单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的贡献: 该同志在配合比的设计中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并参与具体的配合比的验证试验工作。 在混凝土强度的顶拔式检测结构的发明中提供关键性的技术要点,在相关工程应用中提出建设性意见。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主要进行了项目跟进和推动工作,为本项目的高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多所国内高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对本项目技术革新奠定了人才基础。将本项目技术革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并逐一解决、落实,为本项目技术革新顺利推进创造有利条件。完善响应机制,做到信息及时互通。 |
姓 名 |
张荣成 |
排 名 |
5 |
||
技术职称 |
研究员 |
||||
工作单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行政职务 |
研究员 |
||
主要完成单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该同志参与混凝土强度的顶拔式检测结构研究,同时负责该项目的申报、立项、结题、鉴定管理工作,参与对项目存在的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案汇总,同时对项目的实施与市场推广的方案进行记录汇总。该同志主要负责对本项目技术革新的具体操作、控制、记录和分析对比等工作进行整理,并利用现代化工程技术和先进的设施、设备,人为设定、自动控制适宜该项目产品的温度、湿度、时间等环境条件控制,利用积累的数据统计结果为项目产品的改进进行汇总整理。 |
姓 名 |
谢新明 |
排 名 |
6 |
||
技术职称 |
工程师 |
||||
工作单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行政职务 |
无 |
||
主要完成单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该同志根据项目专用地材,调配满足工作性能的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的性能;对项目研究的混凝土进行耐久性测试,并提出优化方案;对加入矿渣微粉的胶凝材料配合比体系进行优化;在配合比的设计中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并参与具体的配合比的验证试验工作;参与混凝土强度的顶拔式检测结构的发明,并在相关工程应用中提出建设性意见。 |
姓 名 |
脱江英 |
排 名 |
7 |
||
技术职称 |
高级工程师 |
||||
工作单位 |
巴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行政职务 |
技术负责人 |
||
主要完成单位 |
巴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
该同志在该项目中配合比的设计中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并参与具体的配合比的验证试验工作。参与《直拔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以及专利《抗折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及装置》的共同编制,在混凝土强度的顶拔式检测结构的发明中提供关键性的技术要点,在相关工程应用中提出建设性意见。 |
姓 名 |
邓军 |
排 名 |
8 |
||
技术职称 |
高级工程师 |
||||
工作单位 |
巴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行政职务 |
所长 |
||
主要完成单位 |
巴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
该同志在《直拔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中提出关于抗压强度技术相关技术性意见,在高抗硫酸盐的配合比设计中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并参与具体的配合比的验证试验工作。共同参与编制专利《抗折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及装置》,参与的项目多次获得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两项。 |
姓 名 |
刘彬 |
排 名 |
9 |
||
技术职称 |
工程师 |
||||
工作单位 |
巴州领先科技有限公司 |
行政职务 |
无 |
||
主要完成单位 |
巴州领先科技有限公司 |
||||
该同志通过水泥生料工艺配方调整,优化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等化合物含量提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性能;粉磨工艺优化,调节水泥颗粒级配和粒型,及特殊化学助剂(调节水泥结构和工作性能的化学材料)的创新型加料方法; |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 |
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排 名 |
1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
|
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系本项目第一完成单位,是省级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并入湖南建工集团前为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属的综合性科研设计机构,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建设行业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技术研发与咨询服务,有利于本项目的技术革新和推广。 拥有勘察资质1个工程勘察专业类工程测量乙级,设计资质包括: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等3个甲级资质,4个乙级资质,1个丙级资质;施工资质包括:1个施工一级资质,1个二级资质,1个三级资质;有利于本项目在城乡规划、建筑行业建筑工程、风景园林工程、市政行业、水利行业、农林行业(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工程)和特种工程(结构补强)、工程防水防腐保温、地基基础等方面的推广,并借助在相关方面的施工及检测惊艳有助于本项目的技术革新。院检测中心为本项目的技术革新提供了试验场地、仪器设备和操作人员方面的支持。 |
单位名称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排 名 |
2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系本项目第二完成单位,是全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和开发机构,建有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包括院士、设计大师、数百名各领域知名专家和一大批中青年科技骨干在内的优秀人才队伍,在本项目的调研、验证试验、工程应用等整个过程中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面向全国的建设事业,以建筑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有助于解决本项目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本项目中负责的实验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配套自筹资金并参与本项目研究和实施方案编制的制订。开展行业所需的共性、基础性、公益性技术研究,承担本项目化学建材、建筑节能的质量监督检验和测试任务。科研及业务工作涵盖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抗震、建筑环境与节能、建筑软件、建筑机械化、建筑防火、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等专业中的70个研究领域,有力的支持了本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设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材实验室、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化学建材监督检验中心,目前投入使用的有国内最大的建筑抗震实验室、风洞实验室、防火实验室、建筑幕墙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节能实验室。负责组织本项目的各种混凝土验证试验,并承担主要试验工作,为本项目的技术研发提供了试验场地、仪器设备和操作人员方面的支持。 |
单位名称 |
巴州领先科技有限公司 |
排 名 |
3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
|
巴州领先科技有限公司系本项目第三完成单位,主要开展新材料技术开发、咨询、交流、转让及推广服务,参与编制的《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铅锌、铁尾矿微粉》《铅锌、铁尾矿微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 》《直拔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安装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总结了国内的先进经验,结合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安装施工与质量验收的实际情况,对本项目技术革新方面的原材料、混凝土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生产与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进行了编制汇总。在混凝土中掺加铅锌、铁尾矿微粉,利用直拔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针对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技术领域存在诸多缺陷和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通过减少混凝土配方组分,简化配制方法,降低配制成本。结合工程应用,调整试验配比,提出技术应用方案,解决高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问题。 |
单位名称 |
巴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排 名 |
4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
|
巴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之一,负责了该项目的检测,通过抗折法、直拔法、抗剪法新的检测技术和剪切仪、扭矩法检测仪、混凝土抗压强度智能检测仪等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以及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参与了《水泥基回填材料》JC/T2468-2018标准的编制,规定了水泥基回填材料的分类和标记、原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产品合格证。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基坑、道路、水利、桥隧、矿井等工程回填或充填的水泥基回填材料。 |
主要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主要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本人与谢小元、王春娥、陶里、张荣成、谢新明、刘彬自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共同编制ZL 202022137325.8 《混凝土强度的顶拔式检测结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为高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混凝土强度的顶拔式检测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结构存在检测精度低以及操作麻烦的问题。
本人与脱江英、邓军共同完成《抗折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及装置》并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110282390.2),共同完成高抗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技术中抗折法检测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全力做好各项技术研究工作,推动该项目建设提档加速。对项目研究的混凝土进行耐久性测试,并提出优化方案,对加入矿渣微粉的胶凝材料配合比体系进行优化,根据项目专用地材,调配满足工作性能的混凝土。
本人与张荣成共同编著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实施指南及检测新技术》,共同参与本项目的研究方案的持续修改和制定,参与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的选定,参与混凝土耐久性的试验研究。
本人与8位完成人共同负责项目过程的整体材料进行梳理、总结,以及进行科研项目实验数据的整理与档案管理以及该项目的申报、立项、结题、鉴定管理等工作,共同进行对项目存在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项目的实施与市场推广的方案汇总。共同进行通过水泥生料工艺配方调整,从而优化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等化合物含量提高抗硫酸盐侵蚀的性能,粉磨工艺优化,调节水泥颗粒级配和粒型,及特殊化学助剂(调节水泥结构和工作性能的化学材料)的创新型加料方法。在装配式混凝土检测过程中建立冲突桥,分析技术冲突与物理冲突,利用冲突矩阵和分离原理,解决混凝土检测中的难题。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