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图为高新区肖河流域文轩路-嘉运路段)
据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1号)《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和《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相关工作部署,结合高新区“水清岸绿”生态要求,推动全区“两河五路”水质治理工作,今年以来,高新区住建局通过规范排水验收流程、健全排水许可制度,抓好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打造。
(图为高新区颁发的排水许可证)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污水排入雨水管网,企事业单位、小区内部不得有私接管道、违规排污、雨污管道混接等行为。要想“拴住”高新区内企事业单位、小区乱排污现象,健全排水许可制度是一条有力的“绳子”。
“以往我们采取的方式是由企业聘请具有相关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内部排水管网检测报告,进行排水许可证申领。”
然而,趋势向好,问题仍存,由于检测内容及检测水平层次不齐、有关部门履行职责缺乏刚性手段,对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小区,无法形成长效监控体系,成为摆在前面的又一挑战。
(自检合格的企业不符合排水标准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完善长效的管理机制体制,持续管理排水户日常情况,高新区住建局委托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检),建立了“内部检测+情况上报+问题整改+复核检测+主体销号+日常巡查”的监管体系,由申报主体先行提交自检材料,高新区住建局委托省检进行全面复核,确保无雨污错接混接、无重大功能性、结构性缺陷后方可领取排水许可证。
(图为省检工作人员在开展检测/巡查工作)
此方法出台后,将在全区实施排水许可新监管体系,持续深入推进整治乱排水行为,加强重点面源污染场所整治。
建立“检测+上报+处理+复核+销号+巡查”的监管体系,有利于加强组织保障,建立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明确职责。政府、企业、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形成全社会共抓水污染防治的良好局面。
记者走访高新区新建企事业单位、小区10余家,向排水主体负责人宣传了许可证的必要性,以及监管体系后续带来的影响,各单位表示将积极配合,对监管体系给予正面评价。
截至2021年5月6日,在排水许可验收工作方面,共检测新建排水主体17家,内部管网总计51公里。在排水许可证办理方面,截止2021年5月6日,勘察合格14家,均发放排水许可证。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